【本网讯】2022年6月12日上午,数学学院“代数、数论与初等数学研究”教学团队(课程思政)成员杨仕椿,到成都与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化学研究所、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与科研单位的老师,进行教育教学、课程思政、学生培养等方面的交流、探讨,听取了这些高校教师在推进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强化教学研讨、深化校校合作、校地合作,以及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专家认为,作为民族地区高校的基础专业和基础课程教学,可以从课程本身的各个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体现在知识的长度、宽度、深度、温度上,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技术的来源与发展;发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其他理论、技术中内涵的价值观与思想,以及课程自身的学术体系,科学的思维方式;也需要在在社会实践(与课程相关的参观、调研等)中发掘与课程相关的制度、规定、流程等,树立社会公德与专业涵养。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性、活动性与参与性,侧重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锻炼,也要拓展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包括课堂内外结合、学校内外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多渠道、多方位融入思政元素。也可以邀请校内外知名教授、专家与中小学教学名师讲课,利用多学缘结构教师与专家参与教学活动,从宏观与微观、视野与战略上融于德育教育。
文:数学学院
编辑、编审:蒋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