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了加快推动人工智能(AI)融入数学与统计课程建设,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3月19日下午,数学学院举行AI融入数学与统计课程暨高质量人才培养研讨会,研讨总结教育教学中取得的成效,研判存在的问题,交流教育教学方法,展示最新教学科研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弘教授、发展规划处处长吴文权教授、教学督导刘汉文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计数学院院长向昌成副教授等莅临会议进行指导,数学学院全体专业教师、行政服务人员、辅导员以及学校数学学科教师参加了研讨会。
在专题报告环节中,向昌成副教授进行了《AI革命中的统计学:智能推断的新范式》的报告,注重介绍了传统统计推断范式的挑战、AI革命催生的智能推断新范式、应用统计课程建设的方向探讨以及重构知识图谱、强化实践链路、前瞻技术边界、培育创新思维等建议。杨仕椿教授作了《基于智能协同的城乡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研究与实践》的报告,主要介绍了针对城乡初中、民族地区初中,利用线上资源、AI工具、网络画板等辅助手段,基于智能协同的初中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在主题发言与交流讨论环节,吴文权、何波、吴莉、蒋自国、蒲永燕、董彪、李政文、蒲可莉、杨佳玲、李昌吉、金玉洁、张洁、杨燕华等老师进行了研讨发言,对于自身教学、科研以及课程建设中,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就科研工作中进行了分享交流。各位老师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AI对我们的日常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借助AI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个人智慧。AI技术可以破解微格教学的传统困境、可以辅助数学教育教学以及师范生技能培养,驱动“学-教-研”一体化发展。可以让学生用AI生成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可以应用AI产品进行完美的数据统计检验分析及建模学习。
在数学、统计专业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中,应借助于人工智能、网络资源等,充分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师范生乡土知识,拉近与乡村孩子的距离。应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背景,增强实践性和应用性。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与现代教学技术,推动从传统“教师讲授为主”向“智能引导+实践探索”模式的转变,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应用能力。

最后,宋弘教授对研讨会作了研讨总结。他认为,学院组织的AI融入专业课程暨高质量人才培养交流非常有必要,研讨交流很及时,希望全体教师要充分掌握AI技术,顺应人工智能革命对行业的发展,将Ai辅助融入教学、科研,融入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次研讨会由数学与应用数学教研室、应用统计学教研室、大学数学教研室组织,蒋自国教授、何波教授、吴莉教授、杨仕椿教授等主持了研讨会。

供稿:数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