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师到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调研考察报告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11-27 [来源]:

本网讯】2017年11月23日—24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教师董彪、吴莉、杨仕椿、蔡尚媛、谷琳琳一行五人,到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进行为期两天的学习、交流与考察,着重调研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经验,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以及本科教学的规范运行。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老领导金渝光教授、分析与函数论教研室赵克全教授、学院办公室主任柏仕坤副教授等五位老师参加了调研考察会议,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和疑问,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讲解与回答。

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创建于1954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该校历史最悠久、最具传统优势的重点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和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是该校博士学位中期立项建设的重点学科。数学科学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和金融数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重庆市“十二五”重点学科(数学一级学科);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最优化与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运筹学与系统工程)。现有专任教师69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5人、博士47人,博士生导师5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德国洪堡学者各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和巴渝学者各2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首批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重庆市百名杰出科技领军人才各1人,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8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300余篇,其中SCI收录或学科级刊物400余篇,出版著作或专刊20余部,奖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14项。为国家输送了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0000余人,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马志明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主办或协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0余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0余次。

在交流会上,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老师在人才培养以及师范生的技能训练方面介绍了一些具体经验。学生进校就发小黑板练三笔字,三笔字在大二到大四之间都可考。大二有模拟实习,第5学期见习,第六学期实习,实习基地主要是市区中小学及重点中学,本科生都是导师指导,各阶段比赛很多且长期开展,像演讲比赛,说课比赛等。学生毕业之后主要到大的教育集团,好的私立学校,重庆3中、1中及育才中学等,就业率达到93%以上。在数学建模竞赛指导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一些专业性比赛像数学建模,竞赛方面的比赛,挑战杯,高教杯,美国建模比赛,数学竞赛等,对学生选拨,从大一开始,通过研讨课参与进来,一年级结束,二年级开始参加比赛,每年1、2月份及假期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通过全校选拨200个人左右,费用指导培训费由教务处分配,获奖对老师和学生都有奖励。

在交流会中,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老师谈到,学院在考试方式中进行了改革,之前是30%平时加70%的考试成绩,现在平时成绩变成50%,平时成绩有,作业,考勤和平时测验决定。主要是强调过程考核,实行16+2周,最后2周学生自己实践,数学的应用主要是和企业合作搞大数据。

在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中,毕业论文写作在第7学期提前一月即当年11月启动,学生进行分组,多的6、7一组,少的4、5个一组,指导老师负责,选题可以老师给也可以自己选,为避免重复,学校要统一审核。开题报告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在第7学期结束,第8学期进行论文写作,4月底初稿结束,答辩在5月10日之前结束,答辩由3个老师一组,选题有中学数学方向、高等数学方向,也有指导老师科研方向的。

在交流中,大家还就创新教育、数学建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及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方向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发展情况,人才培养如何顺应行业的发展需求,如何强化学科基础,以专业方向突出办学特色,以专业选修突出个性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同时,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相关老师在考研指导、创新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如何与专业资格认证的要求紧密结合等各方面给我们提出了许多良好的建议。

【图一】双方合影

【图二】会场

图、文:数计学院 

编辑:付柳 

编审:庄伯财